|
2025年4月16日,我校百年建筑力禮堂內座無虛席,一場別開生面的學長講座在這里舉行。本次講堂邀請了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(yè)杰出校友、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首任館長歐潭生教授,為師生們帶來了題為“回母校福高講考古”的精彩講座。
歐潭生教授畢業(yè)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(yè),是福高63屆校友。他擅長新石器至商周秦漢朝代的考古研究,現(xiàn)任北京大學福建校友會副會長、民盟福建省老齡委副主任、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。此次回到母校開設講座,歐教授滿懷深情,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,讓更多的學弟學妹們了解福建的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。
講座中,歐潭生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多年從事考古工作的寶貴經驗,隨后,他帶領聽眾穿越時空,走進福建的古老歲月,用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片,為師生們描繪了一幅幅福建古代文明的壯麗畫卷。
在談到閩都文化時,歐潭生教授表示,福州作為千年古城,承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底蘊。他特別提到了自己關于唐甘棠港的研究,認為福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。這一觀點不僅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,也激發(fā)了人們對福州歷史地位的重新認識。歐教授通過詳細的考證和推理,向聽眾展示了福州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。
講座過程中,歐潭生教授還展示了福建地區(qū)多個考古遺址的珍貴文物和圖片資料,讓師生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福建歷史的厚重與魅力。他強調,福建是古代中原文化遺存在世的最后幾塊凈土之一,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,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具有重要意義。
此次學長講堂是學校加強思政教育、傳承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舉措之一。通過這樣的活動,不僅能夠增進師生對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了解和認同,還能夠激發(fā)廣大青年學子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。
隨著歐潭生教授講座的圓滿結束,這場關于福建歷史的精彩講述也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位聽眾的心中。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,會有更多的福高學子投身到考古學和文化遺產保護的事業(yè)中去,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