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黨員學習材料
主辦:中共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委員會 第58期 2018年9月26日
王定華
德為立教之本,高尚的師德是立德樹人的基本前提。黨中央高度重視師德建設,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“四有好老師”“四個引路人”“四個相統(tǒng)一”的希望,并在2018年5月2日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強調,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,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。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教育部確定了第34個教師節(jié)的主題:弘揚高尚師德,潛心立德樹人。這一主題旨在號召廣大教師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以深厚的師德素養(yǎng)和高超的能力水平,為國育才,奉獻社會,砥礪前行。
思想政治素盾過硬是新時代高尚師德的核心要求。教育是為黨和人民服務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光榮事業(yè)。做人民教師,就是要肩負起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、黨執(zhí)政的堅定支持者、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職責與使命。必須堅定政治方向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;自覺愛國守法,恪守憲法原則,遵守法律法規(guī),依法履行教師職責,忠于祖國、忠于人民。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傳播優(yōu)秀文化,弘揚真善美,傳遞正能量,引領社會風尚,將堅定的理想信念傳遞給每一位學生,培養(yǎng)年輕一代對黨和國家、對民族和社會高度的責任感,全心全力引導學生愛黨愛國、立志成才、奉獻祖國、服務社會。
教育教學業(yè)務精湛是新時代高尚師德的要義所指。當教師,應爭取做到心無旁騖,甘守三尺講臺,這是教師的天職。新時代教師應更好地履行自己所肩負的這份神圣職責,不遺余力地為學生學習和成長貢獻才學和智慧。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,教師要遵循教育規(guī)律和學生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,積極探索革新教書育人模式,勇于投身教學改革創(chuàng)新實踐,改進教學方法,增強教學能力,嚴守教學紀律。教學相長,因材施教,循循善誘,成為扎實知識、深厚學養(yǎng)、高尚品德的集大成者,用智慧和知識傾心培養(yǎng)每名學生。嚴慈相濟,誨入不倦,做學生的良師益友,用真心和愛心關愛保護學生,為學生一生的發(fā)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立德樹人本領高超是新時代高尚師德的價值所向。有了高尚師德就要立德樹人、建功立業(yè)。立德樹人實質上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實施素質教育,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事業(yè)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。立德樹人,教師要做學生成長引導者,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循循善誘,有效弘揚美德,傳授知識,幫助學生追夢、筑夢、圓夢。立德樹人,教師要做學生道德成長示范者,堅持言行雅正,以身作則,為人師表,作風正派,以模范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,以高尚人格魅力為學生確立標桿。立德樹人,教師要做學生道德成長陪伴者,教師與學生相互喚醒、相互陪伴、相互砥礪、相互成全,把正確的道德認知、自覺的道德養(yǎng)成、
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,在教與學的體驗中立已達人,悉心呵護學生健康成長。
地位待遇不斷提高是新時代高尚師德的必要保障。各地各有關部門都要認真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,明確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原則,執(zhí)行教師從教行為十項準則,提高教育教學素質能力,理順教師管理體制機制,確保教師實際收入不斷增長。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,必須切實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和職業(yè)尊嚴,替教師著想,給教師辦事,為教師撐腰,回應其關切,解決其問題。對廣大教師政治上充分信任、思想上主動引導、工作上創(chuàng)造條件、生活上關心照顧,努力營造尊師重教濃厚社會氛圍。只有這樣,對教師的要求才能更加理直氣壯,高尚師德的形成才能更加順理成章,廣大教師也才可能安心從教、熱心從教、舒心從教、靜心從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