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經常提醒自己:生活是美麗的,工作是美麗的。藉由工作表達自己,滿足人生,并贏得幸福,這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。那么,要想達到這種每個人渴望的境界,我們需要付出什么?只需要一點愛,因為愛,所以愛;因為愛,所以執(zhí)著;因為愛,所以不知疲憊。她也是如此做的,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小事,構筑平凡的快樂人生。
愛,在對工作目標的執(zhí)著追求中
有一份為自己所鐘情的,又能發(fā)揮個人能力,充滿競爭的工作,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。而魏書生老師說:“教育是一項可以給人以雙倍精神幸福的勞動,教育對象是人,是學生,是有思想、有語言、有感情的學生。教師勞動的收獲,既有自己感覺到的成功的快樂,更有學生感覺到的成功的快樂,于是教師收獲是雙倍的,乃至更多于其他勞動倍數的幸福?!彼?,當她聽到學生一聲問候,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,聽到學生朗朗讀書聲,看到學生在校園里健康、快樂地成長,她的心中充滿了快樂。
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事業(yè)的熱愛。1996年她來到了省重點中學福州高級中學,有幸成為福高的一員,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。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認真、勤奮地工作,要對得起這所遠近聞名的重點學校。因為熱愛教學這門藝術,所以她倍加珍惜。憑著強烈的敬業(yè)精神和一顆火熱的愛心,贏得了學生的尊敬,家長的信賴和理解。令她欣慰的是這些年來,一直過得充實而快樂。性格不張揚的她,以教書育人作為自己崇高的職責,以認認真真的工作作風投入實際教學中,踏踏實實地工作,全身心地投身其中,并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、工作的快樂。她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,提高教學能力,迅速成長為能夠擔當起循環(huán)教學的骨干教師。特別令大家難忘的是,2002年11月,她初上高三,正帶領學生努力奮斗時,噩耗傳來,父親病重去世,趕回距離三百公里的家中,已經無法見到慈愛的父親了,這是她自己心中永遠的痛。但是這一年,她所教班級的學科成績名列全市高考成績前茅。她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進步,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每一個學生。
在教育這塊沃土上品嘗成功的快樂,就必須有強烈的事業(yè)心。在2007至2011年,連續(xù)四年奮戰(zhàn)在高三一線,兢兢業(yè)業(yè),認真負責,贏得老師與同學們的尊敬與贊美。
十五年來,她對教育事業(yè)始終進行著不懈追求和無私奉獻,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學生身上。生活事業(yè)有時像是一個音節(jié)里兩個和諧的音符,有時又像是一塊礠石上相互排斥的兩極,當生活和工作發(fā)生矛盾時,她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。
她始終笑著,接受事業(yè)的挑戰(zhàn)。從2002年起,她開始擔任工會女工委員的工作,其實在此之前,她就一直非常熱心于工會工作,她認為任命只不過更加促使她努力為大家服務。她不僅履行自己的本職,如組織開展好“三八”節(jié)的活動,關心女職工的權利等,而且,積極做好工會檔案的規(guī)范管理,協助主席做好工會其它部門的工作,使我校在2004年的省總工會的“模范教工之家”復查中獲得高分通過。
如今又擔任教科室副主任的職務,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務管理,做好學校教科研工作,主編《教研信息》,每年做好《福高教育研究》匯編工作,組織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、市級公開觀摩周、名師培青校本研修等工作,認真負責,為促進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努力著、奔忙著!
她認為工作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,在積極努力的工作狀態(tài)中更能享受工作的樂趣,體會生命的真諦。追求工作的歡樂如同追求知識的索取一樣,會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物質上的回報;享受工作的歡樂如同享受健康人生一樣,沐浴著陽光雨露?!蹲詣幼园l(fā)》一書里,瑪麗·凱撒常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是:“亨利,不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,我沒有什么可給你的,只有一份無價的禮物:工作的歡樂。”的確,在努力工作的同時,也就收獲了工作的歡樂。
享受工作的歡樂,是置身于忙碌的工作過程中,是沉浸在對工作目標的執(zhí)著追求中。正如古羅馬斯多葛派哲學家們給人類留下的哲理名言中所說:沒有卑微的工作,只有卑微的工作態(tài)度。以滿腔熱忱投入工作是一種磨練,在磨練中發(fā)揮自己的聰明才智。工作的歷練也是創(chuàng)造和積累財富的一個過程,創(chuàng)造性的工作將賦予生活更深的意義,賦予生命更新的色彩。
愛,在師生心靈的交融里
“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,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身心去愛每一個學生”不管時空如何改變,無論過去、現在、將來,師愛永不過時。她堅信:只要愛心依舊,一切教育問題就會迎刃而解。正如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:“教師只有熱愛學生,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,學生才會向你傾吐心里話,教育才會成功。一個對學生缺乏愛的教師,他的收獲將是零?!?她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,最大的責任就是,應該讓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、自由的成長。把生命發(fā)展的自主權還給學生,讓教育凸顯生命的靈動,使班集體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精神家園。
因為個性是創(chuàng)造的前提,她努力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、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,所以在她眼中沒有差生,只有差異。面對有差異的學生,努力實施有差異的教育,使之實現有差異的發(fā)展。對待后進生,她總愿意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和鼓勵。從不當眾挖苦、指責他們。而是,讓他們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讓他們在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,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。更多地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長處的舞臺,體驗自身價值、樹立自信心。因此,她對學生“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”,深入到學生內心世界中,去發(fā)現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,挖掘他們的閃光點;去呵護他們,幫助他們克服缺點,幫助他們健康成長。小軍是班上一位個性十分張揚的學生,易怒,自私、愛撒謊。由于家庭教育和自身性格上的特點,他表現欲極強,他對自己喜歡的人熱情似火,不喜歡的人,他可以恨之入骨。發(fā)脾氣時他可以把家里的東西全扔掉,他心情不好時,同學是誰也不能惹他、不然一觸即發(fā)。可他媽媽的觀點卻是:他要發(fā)脾氣,我就讓他摔東西等他發(fā)泄,長大就好了……就是這樣一個情緒極不穩(wěn)定地孩子,每天要花去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他犯了錯誤,可以找一大堆理由來辯解,還要在老師批評之前先讓他說??梢哉f近兩年來,她都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、教育他,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她發(fā)現小軍有兩大致命的弱點,一是怕受冷落,而是怕沒有朋友。他最大的優(yōu)點是集體榮譽感強,極強的表現欲,朗誦有感情。因此專門為他制定了轉化的計劃,專門購買調整學生心理的書給他閱讀,調整他的情緒。以他的個性,班上的同學都不想和他交朋友。她給同學做工作,盡量和他交朋友。她用班級的力量感化他,朋友的力量感化他。和他交朋友促膝談心,幾乎是每天的事。漸漸的他轉變了……
她常想,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。教師要用從容等待的心態(tài)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:不急于求成,不心浮氣躁,不指望一次活動、一次談話,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因為一個好的品質的形成,一個不良品質的矯正,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,而是一個長期、曲折的過程;即使是一個概念,一個原理的掌握,也都很難一步到位,而是一個不斷豐富、不斷深化的過程,一個需要不斷“溫故知新”和“知新溫故”的過程。所以,當我們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學生時,我們就能對學生少一點苛責、少一點失望、少一點冷漠,多一份理解,多一份信心、多一份親切。學會分享,學會傾聽,學會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。
當然,愛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默契,可以說她的一個眼神,一個細微的動作,學生們都能領會其中的含義。她可以自豪地說:在學生眼中,她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最親的人,學生是也她在工作中最愛的,最牽掛的,付出最多的。所以,畢業(yè)多年以后的學生,他們仍然把她視為領路人,知心的話愿意和她傾訴,煩惱的事情樂意向她請教……
愛,在自我的積累拓展上
教師不僅要付出愛,更要懂得如何去愛。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,提高教學能力。為了加強學習,她積極地加入語文組的新課程改革與實踐的浪潮中,參與全國性課題“表現論閱讀”的研究小組,編撰了“觀念突圍”等章節(jié)。特別難忘的是那年代表高二年段語文組接受全市觀摩課“網絡閱讀”,在時間短,任務重,而才滿周歲的兒子又高燒住院的情況下,她每天堅持上完課,然后又趕往醫(yī)院照顧孩子。望著孩子燒得通紅的小臉,望著削瘦昏昏欲睡的孩子,頭上打著的針兒,點滴一個接著一個,她的心碎了。聽著兒子的哭聲,淚水紛紛而下。但是在醫(yī)院看護的同時,她繼續(xù)堅持備課,第二天又匆匆趕回學校,精神抖擻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公開課新穎的課型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年組老師的稱贊。精心設計的教案,良好的教學效果,深受老師們的好評。她反思自己的教學,深感現在與過去的教學相比,教學觀點在變化,新的教學理念在提升。在教學工作中努力使自己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引導者、組織者、促進者轉變,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形成一種風格。
通過不懈地努力,取得了一點成績:論文《拂塵拭慧心——談語文教學與審美素質的培養(yǎng)》,入選《中國語文教師優(yōu)秀論文集》。 1997年論文《拼圖世界與和諧》獲福州市中小學德育論文評比“二等獎”。1998年、2005年福州市中學生作文競賽“優(yōu)秀指導教師”稱號。1999年,所制作的多媒體課件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》在福州市教育學院舉辦的課件展示評選活動中獲獎。2000年《項鏈》一課教案獲福州市優(yōu)秀教案評比“三等獎”。2001年獲得福建省第五屆中學生作文競賽指導教師獎。2003年,獲得福州市教育工會優(yōu)秀積極分子榮譽稱號。2004年被評為福州市先進女職工工作者。2004-2010年皆被評為校先進教育工作者。至今已撰寫多篇CN論文,市級新課程論文大賽榮獲一等獎。主持編撰2010年《新課程學習與探究》教學輔助練習。
從1996年到2011年可以看出她的辛勤和汗水。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它現在的水平有多高,而在于她是否能在工作中努力和不斷完善。
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:“花的事業(yè)是甜蜜的,果的事業(yè)是珍貴的,讓我干葉的事業(yè)吧!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!”列夫·托兒斯泰也說過這樣一句話:如果教師只愛事業(yè),那他會成為一名好教師,如果教師只愛學生,那他也會是一名好教師,如果教師既愛事業(yè)又愛學生,那他才是一個完美的教師。因此,她時刻要求自己:在愛事業(yè)的基礎上,更發(fā)自內心地愛學生,甘心做一片平凡的綠葉,雖平凡但無悔,雖平凡但無私。雖然平凡,我們的脊梁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;雖然平凡,我們的雙手卻托舉著明天的太陽。她經常想:好幸運啊,我們與春天同行,讓我們帶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走進課堂,走進春天,去播種期待,播種靈感,播種真情!